疏帘淡月

宫墙柳.周郎误(王美人视角番外)

王齐姒进宫的时候,是那年的夏天。她木然被人装扮好,就像一个美丽的磨喝乐,在父兄假装不舍的表情中坐进了轿子里。她不敢掀开窗帘,只是听到本来叽叽喳喳的蝉鸣消失了,她便知道,自己已经在宫里了。

风掀开了帘子的一角,她从这条缝里窥去,是满目的红墙,像一道道不见尽头的高墙,将她和外头隔绝开。外头的贴身嬷嬷将帘子盖上,轿子里依旧是满目的红色,像一个人的血泪一样。

她被静静地抬进一处宫室。内官前来宣读敕书,她被封为宝林。有宫人挂着谄媚的笑容迎上来,替她布置着寝室。她觉得这个笑容很眼熟,仿佛是在选秀后父兄的脸上见到过。

在宫里的第一晚,她不出意外的做梦了。梦里,她站在雾里,她的姚家哥哥在雾的外面,晕头转向,怎么也找不到她。

她大喊:“姚哥哥,我在这里呀!”

姚家哥哥没找到她,往另一个方向跑去了,似乎是要在那边找她。她惊呼一声:“姚哥哥,我在这边!我来给你吹箫呀!”

她从梦中惊醒,眼前依旧是宫中的堆锦楼阁。她叹了口气,知道自己就会在这里,被困住一世了。第二天,她很早就起来了,由着宫人给自己梳好了头发,换好了衣裳,在她们的指引下到未央宫去,给皇后请安。

————

宝林王氏的侍寝被安排在宋才人之后——宋才人是她的闺中密友,很会写话本子。宋才人侍寝出来后,整个人都是怔怔的,让王宝林吓了一跳。“侍寝一定很痛苦。宋家妹妹就是这样的例子,”她想。“最好快点过去。”

她进去不过两盏茶的时间就被送了出来。皇帝嫌她鲁钝而不会讨人欢心,将她抛诸脑后。新人里,只有杨才人和江美人颇得圣心。杨才人在当月里就被封为清美人,而江美人也紧随其后,成为了婉婕妤。因着郑淑仪又怀了孩子,陈贵妃十分不满,三天两头地找杨才人、婉婕妤和跟她交好的周淑妃的错处,竟让皇后也连累被禁足,陈贵妃更被进为皇贵妃摄六宫事,又让怀着孕的清婕妤住在她的宫里,一时风光无两。

这些都和王宝林没有关系。她只是偶尔跟她的好朋友宋才人一起说说话,绣绣花。清婕妤在皇贵妃宫里被圈养着,不大敢出来,她们也只能给她递点东西贴补贴补。有时,也在她的殿阁里,默默弹着琴,是一曲凉州曲。宫人们劝她带着琴到皇帝面前弹这首曲子,她也只是微笑的摇了摇头。

她的曲子,是弹给一个根本不会听到的人听的。旁的人,再需要被讨好,又能怎么样?

就这样,等到皇贵妃被贬为御女时,清婕妤重获自由的时候,王宝林发现清婕妤真的清减了不少。她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,挣扎着生下五皇子之后便香消玉殒了。皇帝下旨,让温昭仪抱养五皇子。她和宋才人竟没得看顾好朋友唯一留下的孩子。还是已经成为皇后的婉婕妤进言,让她们搬到温昭仪的宫里去居住,才得看顾一二。那天,她拉着宋才人到皇后宫里磕头,磕得真心实意,感激涕零。

搬进温昭仪宫里的那晚,她又梦到了她的姚家哥哥。这次,她不再站在雾里了。她是一个不被人看见的旁观者。梦里,她的姚哥哥和另一个女人琴瑟和鸣,怀里抱着的,显然是他们的儿子。一阵绞痛从心脏处传来,王宝林从梦中惊醒。夜凉如水,锦绣的被衾孤寒无比,待漏中一滴一滴的发出声音,绵长地飘荡在空气里。她第一次感到,宫里的夜是那么长,那么冷。

过了不久,皇帝封她为美人,宋才人为婕妤,又在江皇后的建议下准许命妇入宫。名单里面,正有姚家哥哥的母亲。可她不能去见姚夫人,一是非亲非故,二是怕见了彼此伤心。所以,她只得等人群退去的时候,摒退左右,轻轻问江皇后:“……就是想问娘娘,冬至那日诰命进宫,娘娘可见到大理寺卿姚大人的夫人了么?”

从江皇后的口中,王美人得知她的姚家哥哥中了探花,有妻有子,生活美满。

正和她的梦境一样。

她慢慢绽开一个极美的笑容,站起来整顿衣裳,端端正正朝江皇后拜了三拜:“娘娘慈悲,多谢娘娘。” 

在江皇后惊诧的提问中,她缓缓将这些深锁的情事一一诉说,淡淡的,而惨然的笑了:“我早已释怀,今日得知他蟾宫折桂,有妻有子,日子还算平安顺利,就很开心了。”

她高仰着头,小声呢喃着:“就很开心了。”

日子这么平淡的过着。她又被提升为了王婕妤,跟宋婕妤一起做了很久的婕妤。她和江皇后等人交好,倒也过得和顺。又过了许多年,已经是德妃的郑淑仪所生的四皇子就要纳妇了。在婚礼之前,她又梦到了她的姚家哥哥。

梦里,姚家哥哥老了不少,他和他的夫人正在教导着他们的女儿,一定要安分守己,相夫教子,孝顺公婆,体贴丈夫……

她记得,四皇子妃就是姚氏,大抵就是姚哥哥的女儿吧。

她的容颜早已随着时光流逝而衰老。韶光不再,眼神里只留存着年少时的温柔。那本应是独属于姚哥哥的温柔,却只能错付。宫墙内的荒芜,比起外面的繁华,更显得孤独无助。

四皇子恭王和恭王妃、刑部姚侍郎之女姚氏拜见皇后的时候,王婕妤默默坐在下首,看着他们行礼。姚妃长得真的很像她的姚哥哥,眼睛里透出的光彩十足十地像当年翻墙探病的姚哥哥。她凝望恭王他们离去的身影,像一井深泉一样幽深的眼睛里迸出了许久未有的明艳,淡淡的笑,影子里是她自己都不曾察觉的刻骨铭心的温柔。 

再然后,便是皇帝升遐,江皇后所出的太子继位。她已经很老了,成为了王太妃,但淑妃教给她的厨艺一直都记得很牢。恭王妃也生了儿女。她的女儿白鹿常常进宫来,她就给她讲宋太妃话本里,牡丹仙子和花神的故事。

这个故事,其实是以她为原型的。

至于她为什么想讲给白鹿听呢?

也许她还记着姚府里她送的牡丹花,和接受牡丹花的那个少年郎吧。

她急切地想从白鹿口中得知她的少年郎听到这个故事还什么反应。有一天,她得到了他的答案:“外祖父很正经地说,‘世上是没有神仙的,一生也没有百年千年’。”

她的内心像被洪水袭过,片甲不留,连精心准备好的防线也彻底崩塌。她坚持了数十年的信仰,她念念不忘的少年郎,也早就放下了她吧。

恭王妃又带着白鹿进宫的时候,她注意到白鹿很喜欢吃蜜渍桂花。“这么爱吃甜的,莫不是随了你娘?” 

恭王妃看着她的眼睛,平静道:“不不不,爱吃甜是随了我爹。”

“他连口味也变了吗?”

她的少年郎,连换了口味她也已经不知道了。 再然后,恭王妃的弟弟也有了孩子,她看着恭王妃的眼睛,眼中再无波澜:“真好,明年你们家就四世同堂了,这是大福气啊。”

她的数十年仿佛在一瞬间溃堤。这一堵宫墙,堵住的究竟还有什么,还能有什么?

寂寞空庭春欲晚。

她的病来势汹汹,很重很重。先皇的子女们围着她,恭王妃问她还有什么想问的。她拍着恭王妃的手臂,安慰着她,淡淡的回答,一如数十年前,她入宫时的模样:“没有。”

她说:“没有。”

她又看着江皇后:“遇见你们我很高兴,他如今子孙满堂,我也很高兴,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我……”

她的眼角终于划下一滴泪。

姚哥哥,我来找你了。

你过的还好吗?四世同堂,一生可顺遂吗?

眼前走马灯似的是她的一生,她用尽了最后的力气,缓缓阖上了眼睛,去找她的少年郎了。


评论(5)

热度(35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